如何设计一款爆品?
在这里将会通过
辨析爆品路径、落地设计流程两个方面
告诉大家如何实现爆品定义落地

技术驱动打造爆品
说到技术驱动打造爆品,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级的品牌,都是这种路径的佼佼者如:苹果、戴森、华为、索尼、柏林之声、莱卡等。
他们以远超行业平均值的研发投入,掌握核心科技,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无可替代的技术解决方案,且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断迭代创新技术,在保持自身品牌领先地位的同时,也获得了无数消费者的美誉。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通过新材料或将原有技术迁移到新领域中,也同属这一路径。

颜值驱动打造爆品
而另一路径,以颜值为核心竞争力的爆品定义逻辑,在近年也愈发流行。如意大利SMEG、英国摩飞、美国BEATS等,通过对新生代用户的细心观察,寻找出不同以往的新场景,挖掘用户对于产品作为社交货币的新需求,也应运而生一大批主打美学、轻奢的畅销品牌。

但诚如一个硬币的两面,科技与美学从来不会在一件爆品上割裂,上述两种路径仅按侧重分类。因此我们说,一款产品在定义之初,结合自身优势,选择以上两种路径其一,且尽量极致,就有了成为爆品的前提。在明确路径之后,落地方法论是否能贯彻执行则是成败关键。


创造用户价值是传递价值进而获取价值的唯一前提。对于生活科技美学类产品,抓住生活中、场景中的变化就能为用户创造价值。因为变化,必然催生着新的消费需求,变化包括社会身份、生活形态、消费观、家庭结构、收入条件等等,当用户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后,必然要对其进行适应、处理。
在一个劳动高度分工的社会体系中,每个人的生活都和其劳动相异化,个人很难通过劳动直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,因此交易成为主旋律,新产品消费便可以达成。时下热门的消费升(降)级、新中产、甚至单身狗等概念都是因变化引发的新名词。用户画像、用户体验地图、故事板、KANO模型等都是优秀的研究模型与工具。
商业转化必然面临竞争。消费品市场中几乎所有的竞争力都会被凝结到产品上,这既包括实体产品也包含了服务产品。
因此透彻的分析直接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势必成为另一项紧要的工作。竞品分析通常以表格或象限形式,实现围绕该产品全方位对比,之后再结合品牌自身优势和对用户的观察即可进一步作出产品定义,需包含主打卖点、用户体验、外观要求、定价策略等各方面。
对于产品定义的实现有很多方面,需要包括工业设计、结构和技术的共同努力。最先为设计关注主要集中在用户核心需求和体验,对该问题的优先设计即成为产品定义中的主打卖点。
具体包括:
1.功能设计,通过差异化或优化过的功能组合满足用户需求;
2.技术整合,无论是外部技术还是原有技术的新应用,支撑功能设计;
3.将卖点设计成用户可以感知的方式;
4.考虑产品的人机工学与体验;
5.概念验证。
颜值已经成为当下爆品门槛级要素,对美的追求也是人类的天性,国人天然具有美学基因,而这部分基因正如星星之火,随国力强盛日渐燎原。
历史长河中积累的园林、建筑、家具、字画等,加上互联网与科技的迅猛发展,现如今则以各种网红形式表现出来。因此对颜值和细节的设计,通过形态把握、CMF应用、流行元素、文化跨界等等,均成为设计师表现的重要手段,也成为产品的重要竞争力。
通过前面四步已经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颜值、有需求、有竞争力的产品,但要成为快速实现商业转化的爆品,则需要合理的定价策略和价值背书,通过精准定价与用户达成共识,通过背书让用户感知到额外价值,满足用户实现超预期,是快速实现转化成为爆品的重要议题。无论想要打造行业地位、树立品牌影响力,打开销路、赢得利润,定价与背书都至关重要。
两种爆品路径下的品牌案例






